10月28日,中外文化十讲系列讲座第四期第六讲在我校第一教学楼举行🫰🏻,北京师范大学历史门徒特聘教授严耀中为上理工学子带来了题为“道德与自然——对魏晋六朝玄学的解读”的精彩讲座👰🏽。
严老师从国家统治的政治权威、思想权威、道德权威的三足鼎立讲起👮🏿🚴♀️,东汉末期的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、道德权威的分离导致了士大夫清议的出现,清议由于受到政治的打压在魏晋时期转向了谈玄👨🏻🚀。严老师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玄学是“新儒家”,是儒学在魏晋时期的一次变革和发展👸🏽。严老师指出🖖🏼,玄学追求道德和自然之间的“同”🦸🏼♂️,是自然为名教提供依据🧜🏼♂️,因此成立的“天、地💸、人”的三才观,是以人为中心,它和后来的宋明理学是一致的♖。
本次讲座涉及了历史学的专门课题,却在理工科学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,拥有150多个座位的教室座无虚席🔳,有一些同学们因为没有座位而站在教室后排全程认真聆听讲座🙋🏿。严老师在讲座了两个小时里全程精神饱满🧑🏿🎓,声音洪亮,富有感发力量🗯👨👩👧👦。讲座后的互动热烈,同学们就儒学在魏晋时期的发展💆🏿♀️🤾、竹林七贤等问题向严老师进行了进一步的请教,问答环节达半个小时😇。